陈虎:财务数字化变革的路径与策略(附视频)发表时间:2023-03-21 16:13 2023年3月18日,由中国医药会计学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发布会暨中国医药会计学会高峰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正式发布了国内第一个以医药企业为研究对象的研发指数——“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白皮书》也于同期发布。 会议现场特别设置《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研究与应用》新书签售环节,该书是一部填补我国医药企业研发创新评价体系空白的著作,由三位来自不同从业背景的专家联合完成——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姚立杰教授,中国医药集团总会计师、中国医药会计学会会长杨珊华先生,中兴新云总裁陈虎先生。该书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荣获中国医药会计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中兴新云总裁陈虎先生受邀出席论坛,并作主题分享——“财务数字化变革的路径与策略”。 我们整理了现场发言视频和文字内容,以飨读者。 财务数字化变革的路径与策略 *本文正文4803字,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感谢中国医药会计学会提供这个交流机会,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财务数字化变革的路径与策略”,包含四方面内容:
如何看待 财务数字化与企业数字化? 首先来看什么是企业数字化?企业数字化有三个核心、五个目的。
企业数字化既可以按照价值链来分,也可以按照行业维度来分。我们日常所说的能源、交通、制造、水利等一系列数字化,是按照行业来分。在企业内部更多地是按价值链来分,例如研发、销售、采购、生产、产品等各方面的数字化。 企业数字化既包含了主价值链的数字化,也包含管理的数字化,也就是说企业三大循环分别是业务循环、管理循环和信息循环,这三大循环都应该完成数字化的革命。其中产品研发、生产运营和产品服务是业务循环,是业务的数字化,也是按组织价值链划分的数字化。第二是经营管理的数字化,它是管理循环的数字化。第三是信息循环的数字化,财务是信息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大循环互为支撑,互相包含。 企业数字化重要的一环是经营管理数字化,经营管理数字化需要完成五件事情,分别是:重塑价值体系、优化业务流程、重塑管理机制、完善指标体系、明确企业核心决策点。经营管理数字化要基于数据来替代经验进行决策,用算法和模型支持决策。财务是信息循环的组成部分,所以财务的数字化支撑着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又是企业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是企业的数据中心,是企业唯一一个专门从事数据采集、加工和数据提供的部门,如果财务不能实现数字化,那么企业的数字化就是局部的。 我们提出了一个“五新”财务管理框架: 01 新的管理目标: 财务新的管理目标包含科学决策、事前预警、预判未来、寻求规律和资源配置。我们需要把数据的作用发挥全面,数据不仅能够追溯过去,还能帮助决策,能做事前预警和未来预测。 02 新的组织人员 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支持下,财务组织会发生第一次变化,从分散的、手工作坊式的、叠加式的财务部,转化成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服务三分天下的财务管理模式。未来还会迭代出一种新型财务组织——财经数据中心,把数据视为一种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生成产品,沉淀为资产,最后产生价值。 03 新的职能和理念 现在社会上有言论说财务会灭亡,会计会消亡,那是因为对会计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基础会计领域,认为会计只是记账、算账、报账,仅仅在处理票、账、表、钱、税。财务获得了大量的企业经营信息,这些经营数据要为管理决策所用。在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中提到了七大类财务活动,核算报告、资金管理、成本管控、税务管理、资本运作、全面预算、合规风控,财务还需要重视并扩展财务的业务支持和经营支持的职能。 04 新的能力应用 财务以往是在IT的支持下完成了很多工作,未来如果要把财务的数据用起来,需要有DT的能力,需要数据技术与数据能力,数据能力还包括数据治理与数据价值链的构建。 05 新的保障体系 新的保障体系需要有新的流程、新的理念和新的制度保障,更重要的是新的理念。企业的管理决策,包括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作业决策,战术决策和作业决策以后应该更多地用数据来决策,而不是用经验、感觉、直觉,或者过多依赖领导判断进行决策,这是企业管理未来会发生的变化。 财务数字化 会使财务职能发生什么样的转变? 我们系统地总结了一下,财务应该有四种计算能力:
在跟大型企业集团的交流与实践中,我们梳理出财务的五层内容:
对应的,数字化时代财务的职能可以划分为四个方面和四个层次,四个层次是:
数字化时代财务职能的四个方面:
现在的财务在做“2×2”的矩阵,做的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中底层的简单计算和复杂计算的工作。财务数字化会使财务职能产生极大地扩展,从“2×2”矩阵向“4×4”矩阵扩展。纵向扩展,要用到更多的数学方法,横向扩展,要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 横向扩展,是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到业务支持,到决策支持。财务会计讲究的是核算标准统一、风险透明可控、操作智慧高效、数据高效汇聚;管理会计讲究目标、资源、机制、风险和价值;业务支持讲究参与、识别、赋能和支持;决策支持讲究多维透视、智能分析、预测以及内外的协同决策。 纵向扩展,是用数字化技术激活财务职能。操作记录类可以用共享服务中心和自动化、智能化的手段来升级;规则计算类可以用数字化的计算引擎和管理会计平台完成复杂的计算;统计分析类,可以用数据标准、模型和可视化工具;模型算法主要用大数据平台接入外部数据,通过智能引擎实现模型算法的模糊计算。 未来财务职能的演化路径: 第一,传统财务职能专业化分工,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信息化工具去承担其责任; 第二,把财务自身的职能做好,国资委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定义的1455可以分解为:七项关键活动,一个财务数智支持、两个保障,在全量上定义了财务的全景职能; 第三,要通过数字化能力来拓展财务对业务和决策的支持,我们把它也分成了两类,第一类叫“+数字化”,指的是利用企业内部数据,借助技术工具,在实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强内控等目标的同时,推动业财一体化。第二类叫“数字化+”,指的是利用沉淀的业务、财务数据,以及企业外部相关数据,加上算法能力,赋能业务、洞察风险、进行预测、支持决策,推动财务走向财经。 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关系 信息化是数字化的基础,但信息化不等于数字化。信息化的核心是流程、规则、操作,解决的是日常运营的问题。数字化要解决决策的问题,包含战术级决策、作业级决策。信息化采集原始数据,集中在企业内部,数字化要的是内外部数据交互的模型算法为决策做支持。 我们把信息化分为四层,分别是业务层、核算层、管理层、决策层。业务层处理各个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站在财务的角度是财务的核算,核算不仅是会计核算,财务不只为会计报表服务,要建立前台的业财连接,中台的财务控制+共享核心,以及后台的核算、资金、税务。 信息化做得好,意味着可以正确地走路,但不知道正确的路是什么。而数字化是数据、算法,场景化决策点,内外部数据如何采集汇聚,多维数据怎么标签化,怎么做数据服务,什么是数据资产,数据治理中的元数据、主数据、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全生命周期等。 实现数字化 财务部门应该怎么做? 数字化应该把数据科学跟财务科学融合起来。数据科学包括两方面: 第一,数据治理,数据治理包含主数据、数据标准、数据质量和数据资产等; 第二,财务部门未来要建立一条数据价值链,其实会计是一条极简的数据价值链,原始凭证就是数据采集,对数据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就是数据清洗,当进入到会计凭证中做科目和维度就是数据标签,当进入到会计核算系统里,就是数据入池进湖,明细账、总账就是数据关联,做出的数据报表就是数据服务。这是一条极简的数据价值链,但它满足不了企业决策的需求。 企业财务未来会面临爆炸式数据增长,结果数据、交易数据、过程数据、行为数据、环境数据等都应该被财务全量采集过来。采集之后,财务要针对决策点进行相应算法的迭代和提升,经过数据治理工具完成数据初步价值化。接着要做数据加工、数据清洗、标签算法和数据指标,指望会计核算系统中凭证表的100多个字段是满足不了企业诉求的。企业财务部门对经营管理的诉求可能有成百上千个标签,这在传统的会计核算系统中是满足不了的,必须得用数字化系统来完成。最后要进行数据的展示,所以财务数字化要实现采(数据采集)、算(数据分析)、治(数据治理)、视(数据展示),才能实现财务的职能扩充。 财务未来发展有两个趋势: 第一,从数据走向决策。要采集大量内外部数据,先在上游治理,财务要推动企业各个信息系统、各个数据源中的数据治理工作。接着要完成数据价值链的数据加工,最后针对决策点提炼出算法和模型,不断迭代,使财务手里的数据走向决策。 第二,从财务走向财经。经是经营管理,财务要帮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更好地决策,要注意数据背后的原因,帮助业务部门找到关键数据信息。 最后有两份资料分享给大家,第一本是《财务数字化白皮书》,讲了财务怎么走向财经,如何扩充财务职能。第二本是《财务数据价值链》,我们把财务数据加工过程进行了系统地梳理,提出了财务数据价值链概念,希望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数据。 我今天就分享这么多,谢谢。 ▲ 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视频 网页端可访问:https://qr31.cn/BD5Rd1 |